|
挖掘餐廚垃圾低碳處理的最優解,加快實現循環經濟的閉環!近些年,我國城市生活垃圾產量和處置量逐年增加,根據生態環境部公布的《2022年全國大、中城市固體廢物污染環境防治年報》,2022年,261個大、中城市生活垃圾產生量16148.81萬噸,處置量15730.65萬噸,處置率達97.41%。 廚余垃圾約占我國城市生活垃圾的一半,我國每年因食物損失與浪費產生的溫室氣體排放約為11億噸,高于2018年中國各省份的碳排放總量。 在當前我國廚余垃圾的處理方式中,超50%依靠填埋處理,約38%進行了焚燒處理。由于土地緊張和二次污染,近年來垃圾填埋處理的占比逐年降低,出現瓶頸。 作為重要的有機廢棄物之一,中國廚余垃圾的處理方式值得探索,走向低碳、可持續的未來依然任重道遠。 近年來,中國針對廚余垃圾管理開始集中發力。 ◆ “十二五”規劃明確提及餐廚垃圾,提出“推進餐廚廢棄物等垃圾資源化利用和無害化處理”的循環經濟概念。 ◆“十三五”期間,明確“城鎮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設施是城鎮發展不可或缺的基礎設施,是人民安全健康生活的重要保障”。 ◆ 進入“十四五”時期,生活垃圾分類和處理設施建設也進入關鍵時期,生活垃圾以及廚余垃圾管理政策相應出臺。 根據2022年全國兩會精神內容“要從傳統農作物和畜禽資源向更豐富的生物資源拓展,發展生物科技、生物產業,向植物動物微生物要熱量、要蛋白!昆蟲作為一種古老的食物和優質蛋白源,是解決糧食和飼料短缺問題的重要途徑之一。 從價值角度來看,黑水虻是目前依靠市場機制來消納濕垃圾的“最優解”之一,一旦達到量產,每10噸濕垃圾可轉換成2.5噸到3噸的黑水虻鮮蟲。黑水虻昆蟲蛋白轉化能夠從有機廢棄物中回收營養物質,并將其帶回食物價值鏈,從而實現循環經濟閉環。 利用黑水虻養殖處理餐廚垃圾中的易腐有機物,可實現對餐廚垃圾的100%資源化利用,同時所產生的黑水虻昆蟲蛋白和蟲沙可作為水產飼料、畜禽飼料、生物有機肥等銷售,符合國家能源發展“十四五”規劃及《美麗中國建設評估指標體系及實施方案》。 同時,黑水虻技術也可與目前厭氧項目預處理三相分離后固渣工藝段對接,直接利用三相固渣進行生物轉化,有效提高城市有機廢棄物的資源化效率,提高項目收益。 優質黑水虻蛋白質原料可用作水產飼料、家禽飼料和寵物食品等產品,催生出龐大的昆蟲蛋白產業和經濟效益。而且,昆蟲蛋白相對于傳統的蛋白質供應方法,比如飼養牲畜,能夠很大程度上減少碳排放。 升申生物作為國內黑水虻昆蟲蛋白領軍企業,從2015年起開始利用餐廚垃圾進行黑水虻規;B殖,擔任十四五國家重點研發計劃“蛋白飼料生物工程制造前沿技術及新產品創制”項目中黑水虻蛋白飼料技術開發工作,致力于黑水虻智慧養殖技術的研發以及黑水虻昆蟲蛋白產品的開發與生產,助力挖掘黑水虻市場巨大潛力。 公司利用物聯網、大數據、智能制造、生物轉化等技術,生產高質量的黑水虻昆蟲蛋白和有機肥,率先在國內實現黑水虻生物轉化技術的工業化、產業化、數字化和智能化。 升申生物黑水虻產品 升申公司與來自中科院的科研團隊展開合作,率先完成黑水虻基因組測序和實現基因編輯、克隆表達了黑水虻抗菌肽基因;在黑水虻生物轉化技術上解決了昆蟲蛋白溯源、避免交叉污染和黑水虻病蟲害預防三大安全性難題,為畜牧、水產和寵物食品行業提供品質且安全的昆蟲蛋白產品。 |
為中國飲食文化摘掉鋪張浪費的帽子
實現資源循環利用,創造更加清潔的環境
服務熱線: